母乳轉奶粉如何過渡
一、習慣奶粉的味道
其實,很多寶寶是因為不熟悉奶粉的口味而對奶粉產生抵觸情緒。這時候媽媽們可以嘗試著在寶寶熟悉的食物中加入一些奶粉,比如用新熬的米湯來沖泡奶粉,讓寶寶自然而然的習慣奶粉的味道。
二、選擇適當的喂養(yǎng)工具
另一部分寶寶并不是拒絕喝奶粉,而是拒絕用奶瓶。這時候就需要爸爸媽媽們多進行嘗試,找到合適寶寶的奶嘴。在沒找到合適寶寶使用的奶嘴之前也可以用寶寶專用小勺來喂奶。
三、采取組合喂養(yǎng)的方式
六個月以后的寶寶轉奶, 媽媽可以把奶粉添加在寶寶的輔食中進行喂養(yǎng)。比如剛剛沖好的奶粉,寶寶可能只喝了一半,那剩下的一半可以立刻調入寶寶喜歡吃的米粉中喂給寶寶。這樣奶粉和米粉寶寶都能吃完,一頓所需的營養(yǎng)也充足了。
四、注意事項
寶寶在從母乳向奶粉過渡時,要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若母乳已經減少,但未完全接受奶粉,這時可以增加輔食等。同時,在進行轉奶的時候,爸爸媽媽要保證寶寶的身體狀況良好,不要在換牙、感冒或打疫苗后的7天內轉奶。
奶粉之間如何轉換?
寶寶腸胃機能嬌弱,對長期接觸的奶制品有依賴性。所以換奶粉的時候,爸爸媽媽需要循序漸進,切勿心急。
一、同品牌不同階段:
混合轉奶法 所謂“混合轉奶法”,就是將新奶粉和舊奶粉混合在一起喝。剛開始時,在舊奶粉中添加少量新奶粉,慢慢增加新奶粉的比例,直到完全替換舊奶粉。
如下: 第1-3天二段和三段的奶粉各自沖調后混和,采取2:1的比例,哺喂2-3天左右。第4-6天二段奶粉和三段奶粉采取1:1的比例,哺喂2-3天左右。第7-9天二段奶粉和三段奶粉1:2的比例,大概哺喂2-3天左右,如果沒有不適,就可以完全用三段奶粉取代二段奶粉。
二、不同品牌的奶粉:
隔次轉奶法 如果媽媽們想要從不同品牌的奶粉轉換,由于不同品牌的奶粉之間存在差異,我們建議采用隔次轉奶的方法。 比如: 第1-3天哺喂2頓即將食用的新奶粉,其余4頓哺喂原來的奶粉。第4-6天哺喂4頓即將食用的新奶粉,其余2頓哺喂原來的奶粉。第7-9天 6頓全部哺喂媽媽為寶寶選擇的新奶粉。
三、注意事項
轉奶需要在寶寶身體完全健康的狀態(tài)下進行,不要在換牙、感冒或打疫苗后的7天內轉奶。整個轉奶過程要歷經一到兩周的時間,爸爸媽媽們不可操之過急,要有耐心。
母乳轉奶粉,寶寶頻繁吐奶怎么回事
其實寶寶吐奶是很普遍的現象,通常是由于生理原因導致的,不會影響寶寶健康。具體來說是:寶寶的胃比成人的容量小,呈水平位,食道與胃相連的入口(又稱:賁門)比較松弛,一旦進食過多或喂奶后過早翻動等,就可能導致奶水經食道反流并從口中吐出。
不過除此以外,寶寶吐奶的原因還有這些:
一、奶瓶不防脹,寶寶吸入太多“氣”
如果奶瓶沒有防脹氣設計,寶寶在吸奶時瓶內就會產生內壓;如果瓶內產生內壓,寶寶就無法順利從奶瓶中吸出奶;如果寶寶吸不出奶,寶寶就會從奶嘴處吞咽大量空氣。而當空氣進入胃部,由于氣體較液體輕,必然會往上升、沖開賁門往外跑,此時就會帶出少量奶水。
因此,經常吐奶的寶寶,可以嘗試使用防脹氣的奶瓶(又叫:防吐奶奶瓶)。這種奶瓶在細節(jié)上經過特殊處理,可在吸奶過程中避免瓶內產生內壓,從而讓寶寶減少吸入空氣,緩解脹氣、吐奶和打嗝等狀況。
二、奶粉不消化,寶寶腸胃不接受
寶寶吐奶跟奶粉有關系?沒錯。寶寶的腸胃道免疫功能尚未發(fā)育成熟,當大分子的牛奶蛋白進入后,部分寶寶會出現牛奶蛋白消化不良或過敏,進而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并導致溢奶、吐奶等問題。因此,容易吐奶的寶寶最好選擇更容易消化的奶粉,如水解蛋白奶粉——將大分子牛奶蛋白分解成小分子蛋白,寶寶的腸胃接受度高,從此不再頻繁吐奶。
三、奶粉沖調不過關,寶寶喝奶就遭殃
回顧一下你的奶粉沖調步驟,是否曾因奶粉溶解慢而上下猛搖奶瓶呢?那你可要改改了,因為這種做法容易讓空氣混入奶液,使寶寶在吃奶時無意間吞入大量空氣,進而引起溢奶或吐奶。那么奶粉沖調怎么沖?牢記以下三步驟。
①取自來水燒開,待其冷卻至奶粉罐上所示溫度(通常是40℃)。
②根據奶粉罐上的沖調比例,先往奶瓶中加入溫水,然后取適量奶粉倒入奶瓶中。
③套上奶嘴,用雙手手掌夾緊奶瓶,沿水平方向來回滾搓,記得動作要溫柔哦~四、喂奶姿勢不正確引起的吐奶寶寶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胃的容量小,存放食物少,胃收縮功能又沒有完全發(fā)育健全,所以才很容易發(fā)生吐奶。不了解寶寶腸胃特點的爸爸媽媽,可能會載喂奶中,無意中增加了寶寶吐奶的可能性。
仰臥喂奶可能是怕寶寶累著,或是便于喂奶,不少家長都是采取寶寶仰臥時喂奶的方法,其實這是不太科學的。由于寶寶胃結構的特殊性,仰臥時,很容易造成奶水在胃里滯留,很容易導致吐奶。比較正確的姿勢是抱起寶寶喂奶,讓寶寶的身體處于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tài),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就能有效減少因躺著喂奶而造成吐奶的幾率。